开设各类社团,让学生更加系统、规范地接触非遗文化;将藏戏、囊玛、卡尔鲁等融合编排,作为特色教育在校内进行推广;让非遗与美育、德育结合起来,鼓励学生编演各类现实题材的作品……近年来,我区各地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鼓励和引导各级各类学校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非遗活动,促进西藏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造化和创新性发展。
后继有人是非遗实现活态传承的前提条件,也是让特色浓郁、积淀深厚的非遗文化展现持久魅力的关键所在。作为非遗传承的重要阵地,各级学校特别是中小学的校园文化建设,对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一次次亲身参与的深刻体验、一句句相互启迪的热烈讨论、一场场同心协力的精彩活动,广大学生既体验了非遗文化的无穷魅力,也加深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强了文化自信,培养了爱国情怀与文化自觉。
全区各地开枝散叶的“非遗进校园”活动,对进一步加大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普及力度、促进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与现代教育体系深度融合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同时也要看到,不少学校在实践中,存在举办活动“一阵风”,形式灌输多、内涵把握少、缺乏教学实践等问题。着力活化非遗教育教学,既要在活动的丰富性、多样性上做文章,又要注重活动的延展性,引导青少年准确把握非遗文化的深刻内涵,增进学生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让非遗之花在校园绽放新的光彩。
非遗进校园,目的要让优秀传统文化真正走进孩子们的心里。要“走心”,就不能简单地通过开展一系列文体活动来“堆积”。一方面,要避免重活动轻思考的倾向,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会与感悟,注重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龄阶段的学生特点,组织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讨论、学习,深入挖掘蕴藏在各项非遗中的丰富文化内涵。另一方面,绝不能让非遗进校园异化为肤浅功利的面子工程,要将非遗进校园作为学校的一项长期性工作来抓,纳入学校教育教学长远发展规划,不仅要将非遗文化引进校园,而且还要让其永驻校园,让优秀传统文化如春风化雨般浸润人心。
非遗来自于人类生产和生活,是“活”的文化,需要学生将亲身体验、实际操作与探究式学习结合起来,以增强获得感和成就感。因此,非遗进校园不能仅停留在书本上、课堂内、学校中,而是要让学生在丰富的实践中感受文化精髓,在“知行合一”中收获真正的成长。比如,学生可在教师或非遗传承人带领下,动手学做酥油花、藏香、藏纸等,在实践中了解非遗制作技艺,感受非遗独特魅力。同时,紧跟“互联网+”的时代浪潮,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优质资源,以多媒体平台扩大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朋友圈”,拓展非遗进校园的深度和广度,让非遗文化真正在校园“生根发芽”。(作者 泱泱)
关于欧洲杯在线开户 丨联系欧洲杯在线开户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欧洲杯在线开户的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欧洲杯在线开户-欧洲杯足球官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